柬埔寨最成功的保育故事:世界上最稀有的爬行類之一 暹羅鱷的數量正在回升

[互聯網] 时间:2025-11-02 17:40:03 来源:一敗如水網 作者:平頂山市 点击:47次
柬埔寨最成功的保育故事:世界上最稀有的爬行類之一 暹羅鱷的數量正在回升
2022年3月7日,一名保育人士將一隻暹羅鱷野放到柬埔寨戈公省(Koh Kong Province)野外。PHOTOGRAPH BY JEREMY HOLDEN,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
柬埔寨最成功的保育故事:世界上最稀有的爬行類之一 暹羅鱷的數量正在回升
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位於柬埔寨金邊塔茂(Phnom Tamao)的保育繁殖中心裏的暹羅鱷。PHOTOGRAPH BY JEREMY HOLDEN,FAUNA & FLORA INTERNATIONAL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STEFAN LOVGREN 編譯:鍾慧元):暹羅鱷(Siamese crocodiles)本來幾乎被獵殺到滅絕。現在,重新引入這個物種的努力,或許會是柬埔寨最成功的保育故事。
大部分的人要進入有鱷魚的水域一定都嚇死了,但紹章(Sao Chan,音譯)不會。就像其他住在柬埔寨西南部偏遠的豆蔻山脈(Cardamom Mountains)深處這座叢林村莊的人一樣,這位73歲的農民說,在這邊水道出現的暹羅鱷看起來雖然凶猛,但其實沒什麽好怕的。「如果我們靠近的話,它們隻會跑走。」紹成說。
他是對的。世界上暹羅鱷攻擊人類的報告極為罕見,而據說柬埔寨一件也沒有。相反的,鱷魚才大有理由害怕人類。害羞名聲在外的暹羅鱷可以長到3公尺長,過去在整個東南亞曾經非常普遍,但幾十年來因為皮和肉而遭到人類大量獵殺,到了1990年代早期,這個物種已經被認為在野外絕滅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把這個物種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然而,還有些暹羅鱷殘存在豆蔻山脈,在千禧年更迭之際被重新發現,該處這種爬行類的族群分散,總數可能還不到200隻。從那時候開始,當地人會定期巡邏,保護它們不受盜獵和其他危機威脅。「我們相信這種鱷魚是神聖的。」在他那個區域擔任巡邏隊長的陳說。
雖說巡邏和其他保育努力有助避免暹羅鱷滅絕,但這個物種的長期存續還是一直讓人擔心,因為從它們被重新發現之後,它們的族群數量還是隻有大致持平。
不過,現在地球上這種數一數二稀少的爬行類,其未來可能終於要改善了。2022年,保育人士野放的暹羅鱷比以往都多,不隻野放在豆蔻山區,也首度野放到該國北部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那裏原本也是暹羅鱷出沒的地方。在遺傳檢測技術的進步,讓辨識出適合野放的暹羅鱷的程序得以優化,而利用衛星追蹤重新引入的暹羅鱷,也改善了保育的成果。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暹羅鱷族群的恢複,有可能是柬埔寨最成功的保育故事。」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Fauna and Flora International)的柬埔寨計劃負責人帕布羅.西諾瓦斯(Pablo Sinovas)說,該組織是推動重新引入暹羅鱷的幾個非營利組織之一。
全世界二十多種鱷魚中,有七種名列嚴重瀕危,包括暹羅鱷。這種鱷魚的減少,始於和稻農競爭濕地棲地,不過,真正把這個物種逼上滅絕邊緣的,還是為了應付全球對鱷魚皮製品與鱷魚肉所導致的商業獵殺。
許多從野外抓來的暹羅鱷原本都是要供應給鱷魚養殖場的。在2010年的巔峰時期,柬埔寨有約900間鱷魚養殖場,總共養了超過25萬隻鱷魚。但近年來,時尚潮流的變化使得鱷魚皮製品需求減少、而養殖場的成本提高,使得該國的養鱷行業幾乎崩潰。
這樣的狀況讓像安金山(Aim Kim San)這樣的鱷魚農急著想賣掉農場,他在暹粒(Siem Reap)外圍的洞裏薩湖(Tonle Sap Lake)附近經營一座小型鱷魚農場。「這個生意本來很好的。」65歲的安金山說,他站在陰鬱水泥圍欄上方的走道,圍欄裏擠著他養殖場裏135頭繁殖鱷魚的其中一部分。「現在我不想做了,開始賣摩托車零件。」
把養殖場不想要的鱷魚放到野外,貌似是個好主意。但養殖的暹羅鱷有很多已經大幅失去了它們的遺傳特征,因為和鹹水鱷跟古巴鱷雜交繁殖,而古巴鱷是在十年前引進柬埔寨的物種。這樣的雜交讓原本很害羞的暹羅鱷變得攻擊性很強,而不適合野外生活。
過去10年來,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野放到豆蔻山脈的暹羅鱷,大部分是來自該組織在柬埔寨首都金邊(Phnom Penh)附近經營的小型繁殖計劃。但繁殖暹羅鱷的過程十分複雜,而到目前為止,隻有約130條鱷魚野放到豆蔻山脈,另外也有一些是來自鱷魚養殖場的。
雖然這些行動有助讓該地的野外族群數量上升到約300隻,但保育人士希望能增加重新引入的比例,以確保這個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及整體存活率。
有一項證明用的辦法是進行DNA測試,以辨識出遺傳上更純正的暹羅鱷。柬埔寨的學者現在可以在國內做這些測試,不必把樣本送到國外。「這大幅簡化了我們的工作。」同時也是國家地理探險家的西諾瓦斯說。
運用數據與追蹤工具
在豆蔻山脈的巡邏工作也變得比較簡單,該地區的非法伐木因為執法改善已經減少,專打鱷魚的盜獵者也愈來愈少。但威脅依舊存在,尤其是當地的漁民,因為他們在捕魚的時候可能會傷害、甚至殺死鱷魚。
當地人通常對保護鱷魚的各種努力顯得大力支持,尤其是因為花在該地區的保育經費也支持了新的基礎建設,包括佛教廟宇和一間學校。村民如果報告說看到了鱷魚的巢和蛋,還會有獎金可拿。「如果在我家稻田裏看到鱷魚,我會很樂意回報,我已經回報兩次了。」78歲的農民石瑞倪(Srey Ny)說,他還記得那段不隻是暹羅鱷、就連老虎在豆蔻山脈都還很常見的時光。
今年野放在豆蔻山脈的鱷魚也是第一次戴上衛星追蹤器。數據顯示,大部分的鱷魚都還逗留在野放地點附近。
學者也開始利用環境DNA(eDNA)技術偵測野外的暹羅鱷。雖然很困難,但學者仍在21個地點中的19處找到了這種爬行類遺留的環境DNA。「這可能是評價野外有沒有受威脅的鱷魚存在的革命性新方法的起點。」西諾瓦斯說。
重新平衡生態係
今年稍早,有15隻暹羅鱷被野放到遙遠的暹邦野生動物保留區(Siem Pang Wildlife Reserve)中,也是第一次把這種鱷魚野放到柬埔寨豆蔻山脈以外的地區。
這次的野放是由名為「揚起鳳凰」(Rising Phonix)的保育團體所安排,也證明很困難,因為和在豆蔻山脈不一樣,新地點的居民十分戒慎恐懼。因為那片地區已經好幾十年不見鱷魚蹤影,野放地點附近的居民,有許多對於要把大型獵食動物引入當地水域都抱持懷疑態度。
保育人士花了好幾個月想減輕這些擔憂。最後他們成功了,那些來自一處鱷魚養殖場、且經過基因檢測的鱷魚,都野放到了一處濕地池塘。起初,它們全都被關在一個巨大的木圍欄裏。但這個圍欄的設計是碰到下大雨就會散掉,讓鱷魚可以往外遊到濕地的水道中。
這個前導計劃的另外一部份,規劃了明年要再野放20隻鱷魚到暹邦省裏鄰近的地點。「最終我們希望能在這裏看到已經成為健康水域生態係一部分、也能自我維持的暹羅鱷族群。」「揚起鳳凰」的執行長強納生.艾姆斯(Jonathan Eames)說。
雖說暹羅鱷自古以來就是柬埔寨自然景觀的一部分,但重新引入暹羅鱷會對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造成什麽影響還非常不清楚。「如果重新引入像這樣的頂級獵食者,而生態係沒有發生什麽劇烈變化,我一定會目瞪口呆。」傑克.埃森羅德(Jack Eschenroeder)說,他是加州保育團體FISHBIO的漁業生物學家,協助調查了準備野放暹羅鱷的暹邦棲地,也做了一部分的eDNA研究。
至於野生動植物國際的西諾瓦斯則是認為,把暹羅鱷從滅絕邊緣拯救回來,是一項更大任務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有希望保護地球上的自然,那麽這種鱷魚的存續就不隻是生態上的必要,而是有象征意義的當務之急。」他說。

(责任编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